近日,繼無人超市后,馬云又一最新力作“智能餐廳”,也被稱為“無人餐廳”亮相,再次震驚業(yè)內(nèi)人士。不需要錢包,不需要手機!沒有服務員,收銀員,全智能點餐,刷臉支付,吃完就走。
據(jù)悉,馬云的“未來智能餐廳”主要依托一張超大尺寸的觸屏餐桌為主導,可實現(xiàn)包括自助點餐、個性化推薦、餐前游戲在內(nèi)的多項功能。顧客進店后,僅需支付寶掃碼授權,刷臉確認身份,落座后餐桌將自動識別身份,進而通過觸摸屏幕進行點餐,菜品單價和詳細信息一目了然;對于有點餐歷史的顧客,還能根據(jù)個人愛好進行點餐,獲得推薦。就餐完畢,顧客可直接走人,支付寶會自動扣款。
智能餐廳創(chuàng)新點引發(fā)爭議
不過,這看似創(chuàng)新的高科技,在“智能餐廳”亮相后,同樣引發(fā)不少網(wǎng)友議論和吐槽。很多人認為,“智能餐廳”最大創(chuàng)新點無非就是“隔空點餐”及“吃完就走”。其中“隔空點餐”主要借助硬件智能餐桌實現(xiàn),而智能餐桌其實早已有之,因為海底撈和麥當勞都曾推出過,只因價格昂貴所以沒有大范圍普及。
而對于“吃完就走”這一創(chuàng)新點,其實質還是“刷臉支付”的體現(xiàn)。據(jù)悉,前不久肯德基就推出過K PRO餐廳刷臉支付項目,還是刷臉支付技術的首次商用。但多數(shù)顧客對刷臉支付僅僅是出于好奇,因而表現(xiàn)出足夠的體驗熱情,但對支付安全依然表示質疑。也就是說,“智能餐廳”要想普及吃完就走的形式,要讓顧客完全接受,顯然還需更長一段時間。
此外,很多人也表示,智能餐廳雖說“無人”,即無服務員和收銀員,但不管是就餐過程中的互動性服務還是在技術最初普及過程中,服務員的從旁指導,都是必不可少的,餐廳智能化的過程都需要人來輔助,這和“無人便利店”是一個道理。也就是說,“無人餐廳”并不是真的“無人”。再者,餐飲業(yè)始終是一個服務行業(yè),也帶有十分濃重的社交色彩,中國人的消費市場習慣了人聲鼎沸與服務員的存在,若沒有“人服務”這一基本元素,缺乏“人情味”,顧客絕對會表現(xiàn)出相當大的不適應。
智能餐廳是噱頭還是創(chuàng)新?
面對“智能餐廳”存在的種種爭議,很多人表示智能餐廳很可能是噱頭多于創(chuàng)新。當然,口碑平臺也表示,目前并不打算大規(guī)模推廣“智能餐廳”,只是希望通過這次展示,向餐飲商家們普及下口碑平臺的信息化技術。
在中國pos機網(wǎng)小編看來,短期內(nèi)高成本的確會影響智能餐廳的普及,這是不爭的事實,尤其對于很多小型餐館、個體經(jīng)營者來說,囿于成本昂貴、技術的復雜性,在落地實施和復制上存在困難,為此幾乎難以實現(xiàn)。此外,正如前文所說,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是人性化的服務,智能餐廳可以算得上是人工智能的體現(xiàn),這對當下的消費者來說,并不一定能立馬適應,也許80、90后等年輕人由于開放的思維和勇于創(chuàng)新的意識較容易接受和適應,但對一些年長者絕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。
不過,不管“智能餐廳”是噱頭還是創(chuàng)新,都有餐飲人士可借鑒之處,那就是未來的餐飲業(yè)必將朝著更高效便捷的服務邁進,尤其是消費體驗很關鍵。而在智能餐廳普及之前,餐飲店完全可以借助智能收銀機、收銀軟件等現(xiàn)代化程度管理運營工具,提升消費體驗。退一步來說,餐飲作為剛需行業(yè),其實完全不必追求所謂的全智能化,點餐系統(tǒng)、收銀系統(tǒng)均能看做餐飲智能化的一部分。
在移動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,一臺好的智能收銀機配備上好的餐飲管理系統(tǒng)不僅可以滿足多樣化的支付需求,在提升顧客支付體驗的同時也幫助商家節(jié)省人力物力成本;而且可實現(xiàn)點單預約、排隊、團購/會員核銷等多場景應用,滿足各種消費需求;更可提供完善的進、銷、存信息化管理服務,隨時掌握餐廳具體運營情況,輔助做出正確運營決策。除此之外,還能通過打通線上線下數(shù)據(jù),做數(shù)據(jù)整理和分析,挖掘用戶消費習慣和喜好,做精準營銷,提升顧客消費體驗。
未來,不管智能餐廳能否如約而至,但擁有一臺優(yōu)質的智能收銀機,一套完善的收銀系統(tǒng),都是商家不可或缺的選擇。